“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”,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然,也是解決13多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根本。
盡管我國糧食實現“十連增”,但城鎮(zhèn)化推進過程中耕地面積的減少、農村勞動力的嚴重流失和種糧收入低等問題,都給糧食安全帶來了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“誰來種糧”一直是困擾我們的一大難題。對于地少的農戶,種糧從經濟效益和時間成本來看都不劃算,他們往往寧愿外出打工或是種植經濟作物。近年來,種糧大戶、農業(yè)合作社等新型農業(yè)經營主體正成為糧食生產的主力軍。
糧食生產周期長,比較效益差。如何把飯碗牢牢端在我們自己手里?關鍵要通過政策扶持,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,讓種糧大戶能多種糧食多得補貼。
目前,成本高收益低成為種糧大戶面臨的普遍問題。其中一個原因,在于國家鼓勵糧食生產的各類補貼實際蛻變?yōu)閼艏r民的普遍福利,而完全沒有落到實際種糧者的手中。與此同時,農田水利欠賬較多,生產成本居高不下。為此,要探索形成農業(yè)補貼同糧食生產掛鉤機制,讓多生產糧食者多得補貼,把有限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505879.com/showinfo-16-4214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